Categories
近期活動

粵歷計劃——廣東文化遺產體驗之旅

本計劃得到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資助

計劃內容

「倉東計劃」廣東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

「倉東計劃」是持續進行的文化遺產保育行動。該計劃的發起人——廣東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譚金花,三年前曾為澎湃新聞撰稿《造鄉|倉東計劃:一個理想中的民間遺產保護實踐》。如果說百年前的鄉建先驅們試圖解決的是改造農村的問題,近年來,鄉村的問題似乎迎來了政策的重視和資本的青睞。

廣東南部的開平市是著名的僑鄉,是文化交流、葉落歸根的窗口,但也面臨人口外流、鄉村凋敝等狀況。2015年9月1日,倉東計劃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

倉東計劃是一個理念。從建築入手,但不止於建築。通過社區營造,從人開始,重構村民對社區的歸屬感,讓文化得以傳承,這是最大的目標。倉東文化遺產保育與發展中心是一個「民非」(民辦非企業單位),相當於社會企業,負責管理和運營這個項目,有全職和兼職的工作人員,有志願者,還有村民等等。

倉東計劃還與史丹福大學人類學系考古中心合作,研究倉前村的物質歷史變遷,跟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專業和香港城市大學歷史系合作,把倉前村作為學生的田野學習場所。倉前村雖小,但五臟俱全,能很好地呈現一個古村的文化環境、自然元素及其社會發展脈絡。倉東教育基地能夠為建築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考古學、藝術、醫學、社會工作等不同專業的學生量身定造適合的課程。此外,還有中小學夏令營課程。以及為一些專業團體,如規劃協會、建築師協會、歷史學會等提供實踐培訓。不同的課程表涉及到需要不同的村民來參與,還有不同的工匠,不同的老師,以及不同的物料。

Categories
近期活動

中韓互濟——首爾科技考察交流團

2024-25年度國際青年交流資助計劃

本交流團得到青年發展委員會國際青年交流資助計劃資助。

行程

地點:泡菜體驗館

內容介紹: 同學們參與泡菜DIY活動,親手製作韓國傳統的泡菜,了解其製作過程和食材選擇。學生穿著韓服,感受韓國古老的服飾文化,並體會不同於自己日常穿著的風格。

交流團第二天活動一:探訪乙支大學

日期:2023年11月6日

時間:下午9時至11時

地點:乙支大學校園

內容介紹: 與乙支大學學生一同參觀校園,並由學生向參加者介紹校園設施,兩地青年互相交流。

交流團第二天活動二:參訪Sport Monster

日期:2023年11月6日

時間:下午1時

地點: Sport Monster

內容介紹: 參與者可以體驗各種運動,如籃球、足球、高爾夫等。這些體驗通常透過感應器和控制器,讓使用者感受到運動的真實感。

交流團第三天活動三:探訪韓國中國總商會

日期:2023年11月6日

時間:下午3時至4時

地點:韓國中國總商會

內容介紹: 韓國中國總商會向香港學生介紹商會運作,雙方深入交流。

(f)交流團第三天活動一:參訪韓國修理中學

日期:2023年11月7日

時間:上午9時至上午11時

地點:修理中學校園

內容介紹: 與修理中學學生一同參觀校園,並由學生向參加者介紹校園設施,兩地青年互相交流。

交流團第三天活動二:Bucheon robo park

日期:2023年11月7日

時間:下午1時至2時

地點: Bucheon robo park

內容介紹: 對於對機器人技術和科學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樣的場所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了解機器人的運作原理、應用領域和未來發展趨勢。

交流團第四天活動一:韓國企業交流(韓國產業人力管理工團)

日期:2023年11月8日

時間:下午1時至2時

地點: 韓國產業人力管理工團

內容介紹: 參加者透過與在韓企業交流有助認識雙方經濟發展,實現技術共享,同時也有助於參加者加深文化理解和國際合作。(h)交流團第四天活動二:DMC多媒體園區

日期:2023年11月8日

時間:下午3時至4時

地點: DMC多媒體園區

內容介紹: DMC多媒體園區通常以數碼媒體和科技為主題,匯聚了眾多與數碼內容、娛樂、技術相關的企業,透過體驗,讓參加者更加了解數碼技術的創新。

交流團第五天活動一:新活用廣場

日期:2023年11月9日

時間:上午9時至10時

地點: 新活用廣場

內容介紹: 新活用廣場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複合文化空間,參加者在此了解、學習、體驗「新活用(Up-cycling)」的各種知識,學生透過工作坊學習環保元素。

經驗

技術學習與分享: 參與者有機會學習和分享最新的科技發展,了解當地的創新技術和研發項目。

跨文化交流: 透過與當地青年交流,成員能夠體驗不同文化和價值觀,促進國際間的理解與合作,同時可建立國際性的人際網絡,擴大未來合作和事業發展的機會。

困難和限制:

語言障礙:語言可能是一個挑戰,特別是參與者的語言能力有限,可能會影響有效的溝通和學習。

文化差異: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導致誤解和溝通障礙,需要適應和理解當地的習俗和價值觀。

行程安排:適當的行程安排是一個挑戰,以確保參與者能夠充分參與科技及文化考察並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交流。

解決方法:

語言支持:提供翻譯或語言學習機會,以減輕語言障礙,確保有效的交流。

文化培訓:在交流前提供文化培訓,使參與者對當地文化有基本的認識,減少文化差異帶來的問題。

靈活調整行程:在行程上保持靈活性,確保有足夠的時間應對可能的變數,並讓參與者充分參與活動。

評估:

知識增長: 參與者增加了相關科技領域的知識。

合作機會: 建立了有助於未來合作的國際人際網絡。

文化理解: 參與者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比以往提高了。

Categories
近期活動

內蒙古農業科技及社區發展考察團

2024-25年度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

本團得到青年發展委員會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資助。

計劃內容

此次交流活動是以考察內地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了解地區政府和社區團體如何做到歷史文化的保育及可持續發展。同時認識內蒙古主要經濟-農業技術的發展,科技與傳統產業的融合。

理念

內蒙古經濟來源主要靠畜牧業和農業,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傳統產業也跟著改變經營方式。透過這次考察,讓同學深入了解內蒙古的經濟及社會發展。另一方面,我們走進當地社區,進行貼地的社區活動,參與社區建設,並參訪當地政府和組織為一班殘疾人士組建的工作園區,感受他們如何疫境自強。

目標

我們希望參加的同學能有以下深刻體會

  1. 認識國家的經濟發展,透過參觀企業,了解內地農業和畜牧業公司科技的發展,在創新農業科技的範疇上,能配合國家規劃和政策。
  2. 學校交流是重要的一環,我們安排高專及職專學校與香港學生互動交流、參觀校舍和體驗課堂,讓我們認識內地教育及升學情況,更能加深兩地青年的感情。
  3. 以保育和可持續發展的主題為主軸,反思香港在這課題上如何借鑑內地政策或方針,加強同學在此議題的意識,明白經濟發展和鄉村保育的平衡方向。
  4. 透過以上各項活動,定能提高參加者的國民身份認同,更深入了解祖國發展,對國家的規劃有深層次的認識,從而達到愛國愛港的目標。

 

簡介

1) 走進社區,設計及參與社區公益活動

2) 內蒙古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參觀交流

3)【內蒙古殘疾人創業產業園】參觀訪問:走進非遺工坊,瞭解皮工藝、繡蔓、木雕、制香等蒙古族非遺手作。

【內蒙古伊利乳業集團健康穀】參觀訪問:走進伊利智造,感受科技力量。

【蒙草種業中心】參觀訪問:體驗生態研學近自然課程,瞭解內蒙古生態保護與修復科研成果。

Categories
近期活動

時代變遷——廣東科技發展及文化保育交流團

2024-25年度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

本計劃得到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資助。

計劃內容

《學術講座》:“一衣帶水”——近代以來香港五邑兩地經濟人文交融史

項目亮點:從歷史、經濟、文化等多個維度出發,瞭解開平(五邑)與香港的緊密關係,尤其是五邑籍香港愛國同胞積極推動國家進步發展的事蹟。

《田野考察》:鄉村振興政策下的大灣區鄉鎮產業發展現狀與新機遇

項目亮點:與倉東遺產教育基地所在地開平市塘口鎮政府人員交流,考察當地的產業發展現狀,瞭解國家最新政策動向資訊,以及粵港澳大灣區面向香港青年推出的返鄉創業優惠支持政策。鄉村文化體驗營:走進倉東村,參與鄉土民俗活動,融入《鄉村文化》:項目亮點:親身體驗內地鄉居生活,參與當地民俗活動,以加深香港青年人對國家、民生狀況以及中華傳統價值觀的認識,以提高香港青年對內地與香港在文化異同的認知、尊重與包容。

《學術講座》:倉東遺產教育基地的故事與啟示

項目亮點:深入瞭解“倉東計畫”的保育理念,感受該計劃對於推動港澳和內地交流融合的重要作用,瞭解“社會企業”在中國的發展。